在住房公积金管理精细化、智能化要求下,管理中心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体检评估6方面29项指标为核心,创新引入数字化手段搭建体检评估驾驶舱,构建起覆盖数据采集、可视化展示、趋势分析、常态监测及闭环整改的全流程管理体系,为公积金业务监管与决策提供科学支撑。
一、破局传统:数字化工具破解管理痛点
传统体检评估模式依赖人工录入数据,不仅存在失误率高、时效性差的问题,海量数据分散在不同报表中,管理者需耗费大量时间梳理分析,难以快速把握业务动态。此外,年度体检的周期较长,难以实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,整改工作的推进也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和联动机制。为此,管理中心聚焦数据驱动管理的核心需求,搭建体检评估驾驶舱,将数字化贯穿于数据采集、分析、预警、整改的全过程,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,提升管理的精准性和高效性。
二、多维创新:驾驶舱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
(一)监管数据可视化,复杂信息直观呈现
体检评估驾驶舱以智慧公积金平台等系统为数据来源,实现了29项指标中14项数据的自动采集,其余指标数据则由业务部门录入,全面覆盖管理中心重点业务领域。同时,驾驶舱运用图标、折线图、雷达图及颜色区分等多样化呈现形式,将原本复杂繁琐的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可视化信息,快速掌握各项指标的现状,为决策提供清晰依据。
(二)年度指标精准评估,长周期趋势清晰洞察
驾驶舱已录入2020年-2024年五年的体检数据,并建立趋势图,充分发挥数据“体检”的作用。通过对历年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,能够准确判断当年重点指标的增降趋势,形成长周期的评价反馈。这种长周期的评估方式,让管理中心能够从历史数据中总结规律,发现业务发展的潜在问题和优势,为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。
(三)体检周期常态化,月度监测及时预警
为实现对业务的实时监管,驾驶舱设置了月度指标公式,每月自动提取14项指标的体检数据,并对月度数据进行同比分析,形成体检评估报告,将体检指标由年度检查推向月度检查,建立起体检评估常态化工作机制。数据的自动采集不仅避免了人工录入可能出现的失误和延误,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,还能让管理中心及时发现月度数据中的异常波动,为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争取了时间。
(四)双轮驱动促整改,闭环机制优化管理
驾驶舱创新性地建立“数据驾驶舱+整改台账”双轮驱动体系。通过设定关键指标预警阈值,建立年度和月度问题指标预警监测机制,一旦指标超出预警范围,系统便会自动预警,并根据预警指标形成整改台账,以台账为抓手倒推各项工作的开展。同时,驾驶舱还会同步推送潜在问题,如实地反映缴存职工增长率、抵押登记率等核心业务指标的异常情况,有效激发了责任处室、业务委托银行的工作积极性,方便相关部门及时掌握情况、提前预测。这一机制优化了“体检评估—科学诊断—政策优化”的闭环工作机制,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整改,不断提升管理水平。
三、成效显著: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效能
体检评估驾驶舱的搭建,为管理中心带来了显著的管理效能提升。在数据管理方面,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幅提高,人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;在决策支持方面,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和长周期的趋势洞察,让决策更加科学精准;在问题整改方面,常态化的监测和双轮驱动的整改体系,使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快速解决,业务流程不断优化。
下一步,管理中心将继续深化体检评估驾驶舱的应用,进一步拓展数据采集范围、优化分析模型,让数字化工具在公积金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,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迈向更高水平。